【社彩缤纷】信息工程学院社团深入乡村开展研学志愿服务活动 |
发布人:陆小丹 发布时间:2023-04-27 浏览次数:693 |
为迎接“五四”青年节的到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弘扬奉献精神、勇担时代责任,紧跟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步伐,培养在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服务乡村的意识。4月26日,信息工程学院学子实践导航社和计算机应用协会开展“青春践行五四精神,志愿服务美丽乡村”研学志愿服务活动。社团指导老师孙昱、杜云豪带领学生赴常州新北区西夏墅镇东南村开展志愿服务和研学活动。东南村党支部副书记刘峰、村合作社工作人员殷源热情地接待了来访师生。 乡村振兴看发展,投身实践走基层 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镇东南村是西夏墅镇唯一保持传统农业耕种的村,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工作人员带领同学们参观了稻米主题文化馆“东南仓”,耐心细致地讲解了大米的起源、稻文化的发展脉络。同学们现场体验了犁耕,稻米去壳等传统农具的使用。通过大量影音、实物资料,图文并茂地让同学们全方位地了解了大米的前世今生。感受到了科技对传统农业的改变,也进一步了解了数字化、智能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推进作用。 村合作社工作人员殷源是一名90后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他谈起了自己的家乡在2004年前还是新北区的一个贫困村之一,村里基础设施严重缺乏,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水泥路。2006年以来在村党总支书记的带领下,发展现代农业,推行“村社合一”新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以稻米产业为基础,农耕文化和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为主线,走出了一条绿色的美丽乡村之路。村里景色美了,农民也富了,2017年被选入常州市首批“美丽乡村”。乡村振兴需要有知识、有眼界的青年。看到自己成长的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貌就此焕然一新,他感到很幸福。自己的家乡能够建设得这么好,他也要加入进来,于是他返乡创业,自主开发米酒等系列农产品,为家乡发展助力。他的故事也激励着在场的同学们要积极投身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田间劳作忆初心志愿服务长才干 东南村精美小菜园于2018年建成,共20.3亩,由村里的5位困难户负责栽种,这也是常州市农业农村局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探索,通过盘活农村闲散土地,带动农村闲散、贫困劳动力劳动增收。当地村民向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各种除草工具的使用方法,并为同学们分配了具体的工作。同学们拿起锄头、耙子、铁锹和除草铲等专业工具俯身便在田地里忙碌了起来。虽是首次接触清理杂草、翻土这种技术活儿,但在当地村民的耐心指导下,同学们很快便掌握了除草的技巧。短短半天时间,虽然很累很辛苦,但同学们纷纷表示,亲身体验了才感受到耕耘的不易,在劳动中学会了正确使用铲子、铁锹、镰刀等农具,也了解了很多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更重要的是在劳动中增长见识,了解农村。 随后,计算机应用协会的同学们发挥专业特长,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操经验,为东南村的村民以及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开展系统重装、软件安装与升级等电脑“义诊”志愿服务,帮助村民解决手机与电脑上遇到的一些问题,科普了手机以及电脑日常维护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平时使用的一些小技巧,同时为办公室长期闲置导致运行速度迟缓的电脑进行系统升级、垃圾文件清理、软件更新,大大提高了电脑的运行速度与稳定性,为村委便民窗口更好地服务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本次研学志愿服务活动,让在校学生真正深入农村去听去看,感受新农村发展的日新月异,从而更好地去了解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同时进一步努力建设、完善社团品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实践育人作用。帮助学生厚植“三农”情怀,强化综合能力,提高就业本领,引导广大学生奔赴基层施展才华。 |
©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