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信息工程学院联合武进区水利局开展“世界水日”科普宣传活动
发布人:陆小丹  发布时间:2025-03-26   浏览次数:43


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今年的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为深化节水宣传,增强公众水资源保护意识,信息工程学院与武进区水利局合作,在牛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开展了一系列趣味科普活动。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志愿者通过手工制作净水器、滴水时钟、水循环模拟等互动实验,带领当地儿童探索水科学的奥秘,传递节水理念。

“变废为宝”手工课,感受净水器里的科学。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利用塑料瓶、活性炭、石英砂等常见材料,指导孩子们动手制作简易净水装置。“浑浊的水经过层层过滤后变清了!”参与实验的小学生王雨欣兴奋地说。志愿者裴凤娟一边演示一边解释:“净水器模拟了自然界中水渗透净化的过程,希望孩子们明白每一滴干净的水都来之不易。”

“滴水时钟”实验,感知水资源的珍贵。在“滴水时钟”实验台前,孩子们通过调节水滴速度,观察水量的累积如何转化为时间刻度。“这个实验让我发现,浪费一杯水可能只是几秒钟的事,但节约一杯水却能‘延长’时间。”一名中学生感慨道。武进区水利局工作人员表示,此类创意实验通过直观体验,让儿童更深刻地理解节水的意义。

模拟自然实验揭秘水循环奥秘。志愿者们还设计了动态水循环模型,通过灯光、水泵和雾化装置模拟降水、蒸发、径流等自然过程。孩子们围在模型旁,争先恐后地提问:“雨水去了哪里?”“地下水是怎么形成的?”志愿者王龙结合模型耐心解答,并呼吁大家“从关紧水龙头做起,保护地球的蓝色血脉”。

从净水器到滴水时钟,科普的“小实验”背后是节水“大课题”志愿者用青春力量搭建起科学与公众的桥梁,生动诠释了“水利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行动。信息工程学院未来将持续创新形式,推动节水宣传进社区、进校园。